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1:37 点击次数:191
在昏黄的烛光中,电工博登·塞辛格戴着一顶红色的特朗普竞选帽,神情凝重,回忆起几天前目睹的一幕。他说:“我眼睁睁看着血从他颈动脉喷涌而出……那一瞬间实在太可怕了。”他说的“他”是查理·柯克,一个极右翼活动家、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。几天前,柯克在犹他谷大学演讲时不幸遭遇枪击,年仅31岁的他在这一事件中丧命,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。
这起发生在校园内的刺杀事件不仅带走了柯克的生命,也再次揭示了美国社会长期困扰的枪支暴力问题。柯克在被枪击时正在回答关于美国大规模枪击事件的问题。作为一名坚定的保守派声音,他一直公开支持《第二修正案》,并宣扬“持枪权是保护其他上帝赋予的权利的基础”。
令人讽刺的是,致命一击来自一把大威力栓动步枪。尽管亲眼目睹了这一可怕的场面,塞辛格对枪支的问题依然持有坚定的看法。他表示:“即便改变法律,什么也不会改变。人们总能想办法获得枪支。”这位18岁的青年从小就随家人去狩猎,几个月前,他刚买了人生中的第一把枪,整个购买过程,包括背景审查,仅用了30分钟。对他而言,“枪支的危险取决于持枪的人,不能怪枪支,应该怪的是人。”
展开剩余68%犹他州是美国枪支法律最宽松的地方之一。20岁以上的人可以无证携带枪支,甚至在大学校园内也可以隐蔽持枪,只要持有合法许可。73岁的软件经理里德·范斯沃斯认为,这种“全民皆枪”的环境有点像“狂野的西部”。他说:“如果每个人都带着枪,你反而会更加遵守规矩。”
虽然范斯沃斯也认为应当关注那些“心怀愤怒的人”,但他坚决反对收回民众的枪支。根据非政府组织“枪支暴力档案馆”的统计,去年美国超过16,000人死于枪支暴力,这一数字在所有发达国家中居高不下。
柯克生前曾说过:“我认为每年都会有一定的枪支死亡,这是为了捍卫我们第二修正案赋予的权利。”然而,讽刺的是,他自己成了这场枪支暴力悲剧中的一员。
25岁的学生利亚·马雷特指出了其中的荒诞:“一位热衷于捍卫枪支权利的人,最终却死于枪击。”但她也坦言,解决枪支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:“枪支流通太广,即使我们试图回收,也不可能全部收回。最后,只会让那些有恶意的人仍然能持枪,而无辜的人却没有防备。”
在这场悼念活动中,不少悼念者佩戴着枪支,令现场气氛更加复杂。对这些人来说,枪支既是保护自己的工具,也象征着柯克所倡导的自由和权利。柯克的死亡像是一面镜子,反射出美国社会在枪支问题上的深刻分歧:一方面是扎根于历史和文化中的持枪权利,另一方面是不断上升的枪支暴力和血腥现实。
随着嫌疑人的落网,这起案件可能会逐渐淡出公众视野,但它激起的思考远未结束。在这个拥有3.9亿支枪支的国家,如何平衡自由与安全、权利与责任,仍然是摆在美国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下一篇:没有了

